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25-9-3 12:59 编辑
自从上次贴出6J4P-6P13P三接单端图纸之后,仿制者众多,收获很多好评。其间有多位好友留言希望出一张推挽图。于是就悄悄画出了推挽图,也征求个别烧友仿制,收获反馈意见,表示如此廉价的组合,声音令人喜出望外,刮目相看。两年间不断抽空打摩线路,耐不住不断有烧友询问,特此郑重奉给有兴趣的烧友参考,欢迎试验讨论。还是要声明一下,图纸纯属纸上谈兵,我是没做的,一切都是我的想象,难免疏漏错误,拍砖请温柔,不喜者略过。图中的关键点电压系计算所得,难免与实际有偏差,请理解并接受。(C4=220P,预防自激用,可以不装,以免影响高频听感。) 下面简单谈谈设计思路:功放电路的核心在于末级,所以还是从后往前聊。 6P13P的推挽有两种选择,一种是标准接法,一种是三接。标准接法自身增益大,对推动级的增益要求不高。这也许是标准接法唯一的优点。而缺点则有多个,首先是内阻大,对喇叭的控制力差,小功率时带小口径喇叭还算能将就,大功率如推挽电路,如果内阻大难免阻尼差,对大口径喇叭控制较弱,声音有凌乱的趋势。其次,该管子的帘栅压在标接时远低于屏压,要获得稳定的帘栅压需要增加稳压电路,有一定困难。所以干脆避繁就简,选择了三极接法。这种接法的唯一缺点是自身增益较低,需要推动电压较大,但我们已经找到满足要求的最佳拍档,这点不算什么。那么其余的几乎都是优点了,例如内阻低,阻尼强,对喇叭的控制力好。失真低且以偶次谐波为主,等等,众多利好,让人心动。 电压放大兼倒相级采用6J4P,组成自平衡倒相方式,当元件参数选择准确时这种倒相方式是免调试的。由于该机增益较大,线路布线不当容易自激,所以图中管子的栅极串接有一众1K电阻,意在消除自激,木有自激则可略去。R18及R19是对末级管子的失真略加修正,以与前级匹配。嫌烦也可以省掉。下方则是偏压调整电路,每个管子单独调节电位器,使末级管子阴极电压达到0.3V即可。嫌麻烦可以两个管子共用一个,更烦可以只用一个电位器调节所有栅负压,前提是只要管子配对好。 不喜石整流的可以换用两个6Z18,电牛高压绕组要增加20V交流电压,C14要减小到47U。 24W的功率是管子的输出功率,至于喇叭上能得到多少靠对管子偏压的调整、供电的强弱和输出牛的效率。所以输出牛起码建议用86X45起,以漏感较小的要求绕制。电牛则建议114X60,用大点牛则温升低,听起来心里踏实。以前我做机机老是觉得牛牛够用就好,谁知做好经常会温升较高,不得不搞个风扇强制降温,换大的嫌费事,最终烂尾。希望大伙引以为戒。 一点改进:倒相级的阴极电阻原来是上下两管共用,经网友反馈,由于管子的跨导很高,换管时容易出现上下两管的静态工作点有牵扯。不如干脆分开,上下独立,这样上下两管几乎不用精确配对儿就可以完美倒相。
|